中怀新会陈皮
陈皮知识
如何选择和鉴别道地新会陈皮,听这位陈皮农全面解读新会陈皮!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2-01-15 | 649 次浏览 | 分享到:

新会陈皮的道地性



中药材的道地性是鉴别药材优质与否的专用名词。道地药材的明确,与药材产地、品种、质量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临床疗效则是其关键因素。纵使在异地移植、基因改造技术都很盛行的今天,药材的道地性依然受到市场的认可,甚至被认为是保护中医药发展的生命线之一。通常,道地药材在其药名前多冠以地名,以示其道地产区。道地本指各地特产,后演变为“货真价实、质优可靠”的代名词。2011年,新会被中国药文化研究会命名为“中国陈皮之乡”和“中国陈皮道地药材产业之乡”。新会陈皮是我国中药材道地性特点最为突出的品种之一,也是药材产区道地性文化传承和保护良好的品种之一。

新会陈皮的道地性,总结有七个:



第一是新会种(zhǒng)



品种就是本土原产的茶枝柑;



第二个是新会种(zhòng),在新会种植,施行新会特色的种植方式方法;



第三是新会陈,开皮后在新会“自然、活性、健康”陈化三年;



第四个是新会工,就是新会的特有的工艺、技术;



第五个是新会气,就是新会特有的小气候;



第六个是新会场,就是新会场环境、水土的特质;



第七个是新会风,就是新会一方人文、风俗、人情,概括起来新会陈皮道地性一就是种出来,另就是陈出来,再就是用出来。



新会陈皮是少有的兼具地方特产、道地药材、超级文化内涵三重特性的一种产品,如果说2006年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让新会陈皮避免了滑向特产的平庸化,那2020版中国药典将以新会陈皮特色指标为代表的广陈皮以单列形式出现,则让新会陈皮独有的药材道地性有了国家级的专业背书和保护。



研究表明,新会陈皮主要的三大营养物质是挥发油(精油),多糖类和黄酮类。



目前,已发现新会陈皮一百多种精油,当陈化时间随着年份的增长,诸如D-柠檬烯等小分子精油挥发减少,而含氧单萜,倍半萜等较大分子精油留下,所以躁气越少,香越清雅,品味越醇。陈化过程中,其中的多糖类也不断发生了酵解转化作用,特别是前三年在陈化期存在一个明显的酸化过程,以后可能会向酯的方向转化,因此年份越久的新会陈皮其香更脱俗,质更醇厚。这也就说明了新会陈皮为什么愈陈愈清醇。



在历代本草论述中,多有记载新会陈皮以“陈久者良”这一说法。“陈久者良”意思是保存时间越是长久,它的使用价值就越大。具体说就是躁气减少了、性味醇和了、活性增多了、理效变好了。研究表明,随着陈化时间越长,新会陈皮体内的黄酮类化合物存在动态变化,新会陈皮中活性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多甲氧基黄酮类(PMFs)通过半胱氨酸和甲硫氨酸代谢途径,生物合成以腺苷甲硫氨酸为甲基供体,由多羟基黄酮通过甲基化的生成使其含量持续上升,抗氧化活性增强,这也就说明年份的改变直接影响着新会陈皮的黄酮类成分变化,年份越久这种改变越显著,这为新会陈皮“陈久者良”的说法找到了物质基础的理论依据。愈陈愈醇是他的特点,陈久者良是他的本质,一两陈皮一两金是他的美誉。

新会陈皮鉴别要点



以在新会种植的茶枝柑这一特有品种为加工原料,采用三瓣开皮等特定加工工艺,并在新会的自然环境下陈化三年以上的陈皮,才能被称为“新会陈皮”。由于茶枝柑是新会陈皮唯一原料品种,所以只要不是茶枝柑的皮,只要不在新会种植、只要不在新会陈化三年,就非新会陈皮,具有排他性。



一个好新会柑,一块靓的新会陈皮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作用的结晶。天时—新会地处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有效积温高,光照充足、雨水丰沛,温湿明显,无霜期长。地利—西江洪水、潭江潮水、南海海水,形成“三水融通”的水文奇观和水土特色,长期江海交汇的三角洲沉积,使新会的水土兼具多种营养成分和丰富有机质,适量海水咸度协迫引发的生物应激,是造就新会柑种植中道地性重要来源。人和—新会人种植茶枝柑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宋朝,新会人懂陈皮、爱陈皮、种陈皮、用陈皮已成风俗文化,新会柑和陈皮文化已经深入到当地人的生活中,已成为新会印象、文化符号和华人华侨的乡愁和纽带。



“显微分析表明,新会陈皮油包不但饱满,而且分布相对均匀,有一定规律性,其它品种陈皮的油包,要么是排列稀疏或点小,要么就是干瘪或排列不均匀”。



外形上



新会陈皮三瓣齐整有规则,厚薄适中,质地较柔韧,淡黄橘络鳞云有或龟裂状外露,能看到圆形油点,表皮多有风伤硬疤;非新会陈皮普遍呈无规则形状,各品种有不同,比如桔皮,皮如纸薄,油点细小,透光性高,比如橙和其它宽皮橘,一般由于中果皮太厚而透光性差,看不到油点。



色泽上



新会陈皮的表皮色泽会随年份的增加而变深,表皮从绿色、黄色、红色,渐变为呈灰(黑)绿、棕(褐)黄、棕红、褐红、黑红色;非新会陈皮,外表面一般呈桔红色、橙红色、黄棕色等。“在新会自然陈化,活性陈化,健康陈化的陈皮,其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空气度都满足陈皮自然陈化需求,这样的陈皮无论多老,都是老得自然鲜色,有自然深浅变化的光泽,不会死板一色、不会内外均深暗色、哑色或无层次色等情况”。“新会虽然是温湿环境,但采用科学的湿地干仓模式,合理管理好湿度,使以糖代谢为标志的自然陈化,与新会的气候环境、仓储环境和堆环境相当默契,陈皮应当没有发霉、虫蛀、烧皮和枯败现象。



口感上



口嚼,新会陈皮宽香厚甜,口感丰满,留香活化,且回甘悠甜,微辛,痹而不剌,稍麻,略苦,苦而不死,能活化回甘。其它陈皮,口嚼,甜香少,味淡而薄,或有异味、或死苦、或剌痹且留口时间久。气味上,随年份的增长,新会柑皮香味由浓渐清、由剌锐渐纯和,由花香甜变酸香甜到清甜香,花青皮5年左右开始出现‘药香’‘薄荷香’。



大红皮的新会陈皮到了10年左右就会有清香,再过一阵就是陈香,再过就是醇香,到了25年、30年开始就会出现‘薄荷香’,幽幽的、淡淡的‘薄荷香’,很美妙的一种香味,这就是气味的变化过程。手感上,新皮柔软、老皮硬脆,新皮重,老皮轻,新皮落地声低沉,老皮落地声清脆。”

煮皮品汤



这是分辨出陈皮好坏的一种常用、有用的方法,通常同一货式,年份高且优质的陈皮其汤色越深越油亮,从采摘成熟度顺序的青皮、黄皮、红皮来看,其茶色呈黄色、金黄色、黄红色,有时甚至呈茶红色,闻起来气味清香,尝起来甘香醇厚,而苦涩辛辣剌痹少;而年份短且劣质的陈皮,其茶色呈青黄色,更劣质的会呈青色,尝起来甜香极少,酸中带着苦涩、辛辣、剌痹。



提醒,有极少数人用其它品种橘子皮泡水焗湿工艺做的皮,这不是新会陈皮,这种皮没有自然的深浅浓淡颜色变化和光泽,外表异常深色暗哑,口感差,动辄说是二三十年甚至更老年份的皮,目的是以低年份冒充高年份,以非新会皮冒充新会皮。也有用强干湿交替制作的皮,一般多以低年份冒充高年份,以其它产区皮冒充新会皮,这种皮外表具有欺骗性,但皮偏硬,表皮油胞烘焦痕迹,焦燥干枯偏黑,皮的边缘和橘络丝也有烘焦痕迹,其气味被琐不开放,辛味重且冲鼻。



如何选择道地新会陈皮?



一看是否非茶枝柑品种,



二看是否非自然晒制和陈化工艺,



三看是否外观是否完好,



四看陈皮是否健康(没有霉变、虫蛀、烧皮、暗哑无光泽等现象),



五看陈皮的颜色、手感、轻重、声音与所标年份是否大致相符,



六看品味是否存在“死苦、大涩、剌痹、卡喉”,是否淡薄无味,若都没这些负面清单项,才细品是否宽香厚甜,口感丰满,留香活化,且回甘悠甜这些正面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