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怀新会陈皮
陈皮知识
带你了解正宗新会陈皮的制作工艺流程
来源: | 作者:中怀小娅 | 发布时间: 2022-04-19 | 3002 次浏览 | 分享到:

都说“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赛黄金”,这里说的陈皮指的是正宗地道的新会陈皮新会陈皮它的柑果原料是来自广东江门新会区所种植的一种称之为茶枝柑的果树的果实,经历了采果、开皮、晾晒、反皮、晒制、仓储、翻晒、扫瓤等一系列的传统工艺制作精心呵护而成。而不太了解或初接触新会陈皮的朋友,对于陈皮的制作工艺很容易与一种叫九制陈皮的工艺弄混,所谓的九制陈皮三蒸三晒是制作一般食用级陈皮的制作工艺,这里,就为大家详细先介绍一下正宗新会陈皮的制作工艺流程,一起来看看。

        新会陈皮的制作工艺流程

1、采果

(1)果源:全部采摘自新会传统种植区内的新会柑种植基地,确保产品原料的正宗。 

(2)采收时间:果园工人熟练使用园林专用修枝剪摘果,连带果蒂一起剪下,保证果皮完整。按采收加工时间分为:柑青皮、微红皮和大红皮。

柑青皮:农历立秋至寒露采收;

微红皮:农历寒露至小雪采收;

大红皮:农历小雪至小寒采收。


2.清洗:多层清洗、净化,将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等降至最低,确保在规定标准以下。


3、开皮:对称二刀法或正三刀法。

“对称二刀法”又称“丁字二刀法”,这种刀法两刀便可解开一个柑。

第一刀:从果顶(果蒂生长的对立面)自果蒂(新会柑跟枝茎相连接的部分)的右侧弧划一刀(图中步骤①)。经过果蒂时要注意,太贴近果蒂或者离果蒂太远,都会影响开出来的果皮匀称度。

第二刀:把另一边果皮一分为二(图中步骤②),注意不要破坏果蒂,刀法整体呈“丁”字状。

“正三刀法”顾名思义就是用三刀开皮,虽然比“对称二刀法”多一步骤,但开出来的柑皮三瓣均一,会更加美观。具体操作是以果顶为中心,把柑皮分成均等的三份,保留果身的三分之一相连,这样可以减少晒干后的果皮断裂的几率。

4、晾晒

  蒸发水分,有效保留营养物质

  在开皮之后,选择晴朗天气,将已开好的鲜柑皮置于当风、当阳处略微皱干(约需6小时),使其自然失水萎蔫,等皮身变软后进行翻皮,使橘白向外,确保皮身的完整性,保证其三瓣相连的外观。鲜柑皮中富含柠檬烯、氨基酸、黄酮类以及多种维生素,这些都是陈皮后期陈化的物质基础。

5、晒制

       追求纯天然日光晒制

选择晴朗、干燥天气,将已翻好的果皮置于专用晒皮容器或晒场内置于自然阳光底下晒制,进一步让水分蒸发,达到干燥的目的。自然生晒的陈皮,可以更好地接受阳光的滋润,同时也不会破坏陈皮本身的活性成分,有利于其后期的陈化。

6、包装:

选择透气性好、无异味、无污染的包装容器,如:布袋、麻袋、纸盒、瓷罐、铁罐、紫砂罐、玻璃瓶、瓦缸等。


7、存放、陈化

在楼层较高、自然通风、干燥、具备控温湿条件的大型现代仓储车间内,离地、离墙、离顶存放,进行自然陈化,保证新会陈皮的传统品质。


         为陈皮陈化的核心技术

  经过晒制之后的柑皮,基本上就可以称为“半成品陈皮”,缺的便是最后一步——陈化。在新会陈皮的国家标准中,必须是采制新会的柑皮以一定的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后,并在妥善条件下存放三年或以上才能称之为陈皮。

  因此,在这最后的一个步骤中,便要涉及陈皮陈化的核心技术——仓储。过去传统的仓储方式便是使用麻袋包装存放,特点就是存出来的陈皮有麻袋味,后期转储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散尽,而如今多数专业恒温恒湿仓储采用布袋及装框存放,没有传统的麻袋味的同时陈皮的透气性也好,更有利于后期陈皮的陈化


      后期维护同样不容忽视

  在陈皮制作出来之后,依旧离不开后期的仓储,这也是陈皮“越陈越香”的基础。而在后期存放的过程中,根据陈皮储存情况,定期对陈皮进行扫瓤,翻晒、防虫等后期检查护理工作。

  翻晒的作用不仅是让陈皮在陈化过程中保持干燥,同时也能有效预防虫蛀、发霉等现象。每年最好的翻晒时间是在5—6月份或11—12月份,每次翻晒2小时左右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