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问,新会陈皮是不是跟此前养金钱龟、养藏獒等跟风“炒作”一样,过了这阵“风”就没落了呢?中怀小娅对前者和后者的看法就不太一样。
“炒作”一般来说都需要资本撬动的,而新会陈皮暂时并没有出现“金融化”的操作(或者说暂时还不具备这样实力的平台),而此轮价格的飞涨,是由于市场的关注度和需求爆发而来的。
市场关注度的增长,离不开线上渠道的曝光,如直播等活动的带动。中怀小娅偶然也会上抖系、淘系等直播平台搜索“新会陈皮”字样,不难发现成千上万家的商户在带货“新会陈皮”。
对比过去十多年,当下这样的热度可以说是空前的,加上某些头部大主播(某琪、某娅等)的带货,更是直接诱发了一系列的曝光,从而市场对新会陈皮的关注度出现了指数爆炸般的递增。
除了线上渠道的爆发,线下茶商也纷纷在其产品线上加入“新会陈皮”,毕竟在茶叶市场不太景气的背景下,茶商渠道需要一个“新品”来激发销售,而“新会陈皮”就是继“小青柑”之后有一个爆品,这点上于全国各地举办的“茶博会”也可见一斑。
正如上文所说,“小 青 柑 ”行情火了五年,而新会陈皮算上2020年的“元年”和2021年的“涨价年”,是不是现在囤皮,就还有“三年时间”可以赚钱呢?
对此新会的绝大部分柑农朋友都是持“持续看涨”的态度。
究其原因,一部分原因是新会耕地土地政策的倾向,如早前“复耕复粮”带来的一些副作用,导致当地管理部门对“柑田耕地”的处理态度也在谨慎处置中;另一部分原因是近两年新会地区气候变化导致的减产,直接在源头上刺激了部分柑农对新柑价格的涨价预期,因此“抱团式”的涨价也一起让市场躁动起来。
不过中怀小娅认为,新会陈皮的关注度和市场需求度并不会无限放大,毕竟作为“耐用品”,绝大部分人对新会陈皮的复购率还是偏低的,如果价格上涨过于迅猛,必定会抑制最根本的市场需求,从而导致需求无法持续推动市场的需求增长。
也有读者问中怀小娅,除了电商渠道直播等带货火热,中怀小娅还有什么证据说明新会陈皮的市场关注度持续攀升,而不是炒家资本的垄断呢?其实在新会陈皮的替代品“广西产”新会柑皮身上就可以发现。
从2021的年中开始,广西产的“新会柑皮”就开始被市场热捧。在过去相当一段长的时间里,广西柑皮等外地皮作为新会陈皮的替代品已经不是什么“秘密”,此类玩法在阳澄湖大闸蟹等市场已经屡见不鲜。
从今年初开始,广西产“新会柑皮”价格从“两位数”的斤价一跃到“三位数”的斤价,已接近翻倍的价格走势,也说明市场的需求旺盛。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一般喜欢囤货的炒家都会指定某些特定范围的产品进行囤货,而不会去囤“替代品”,而广西皮等外地皮被推高,离不开市场需求的直接推动。
因此,从广西皮等外地皮价格走高,可以直接证明了整个消费市场对新会陈皮的需求旺盛,而不是单靠几个资本炒家就可以推动的。
市场是动态的,其价格基本动因就是供求关系的变化导致商品价格波动。随着新会陈皮影响力的扩张和各渠道的给力宣传,市场消费者对此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同时带来了需求量的上涨,从行情启动的2020年初就是如此。
再到了2020年底减产,更是带来了“奇货可居”的预期,于是第一波大涨出现在2020年11月初,当时新果价率先涨了30%以上,直接推动了当年新品和往年陈皮的价格;再到2021年初,Yi情的反复让新会陈皮被赋予了更多营销噱头和概念,而市场在直播等玩法爆发的背景下,新会陈皮在营销渠道上补充了更多玩法,因此2020年可以说是新会陈皮启动的“元年”。
但市场是否会无限发展?这是不可能的。任何商品和产业都有周期,新会陈皮也不例外。
中怀小娅暂时无法判断新会陈皮的“周期”,但初步估计以“短则3年到长则5年”为一个循环的话,2022年底的高价之后,市场将迎来从“情绪消化”到“嘴巴消化”的过程,即从心理接受到嘴巴需求的经过,这样的过程表现为“商品涨价——需求下降——市场消化——需求上升——价格平稳”的过程。
这样的过程一般是消费者预期的改变,毕竟新会陈皮作为“耐用品”而非“刚需品”,因此市场在消化了一部分需求后,增量部分是需要时间去弥补,而当价格继续上涨,就会抑制这部分需求或者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消化,这时候就会出现价格稳定的或者下行的情况。
总的来说,中怀小娅综合外地皮、复粮耕地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建议手上有存货的朋友,趁着行情高处尽量释放,而对柑农朋友而言还是“现金为王”,千万不要寄望市场会“无限涨价”,毕竟果子挂在树上才有价值。
版权所有©江门市新会中怀堂陈皮有限公司
江门市新会区会城天马六村 电话: (86) 19875068887 备案/许可证编号为:粤ICP备202200608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