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怀新会陈皮
陈皮知识
脑子明白了,但一动手就不会:天南地北,如何存好新会陈皮?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2-01-15 | 678 次浏览 | 分享到:

  不少朋友买陈皮时问东问西,脑子明白了,手脚操作却跟不上,买完回家随手一丢以为完事,结果藏了几个月翻出来一看,原本好好的陈皮现在发霉的发霉,蛀虫的蛀虫,又跑来问老李这样陈皮的还有解救的办法吗?

  每次有朋友买到新入手的陈皮,除了那些包装完备的“网购陈皮”不需要翻晒再封装外,其余从商家或者柑农手购入的非“包装好”的陈皮,或者说经过专门的除湿处理的陈皮,都是需要自行处理后再封装起来收藏的。

  

  

晒干的大红柑皮



  说到这里,很多朋友会问了,为什么“预包装”的陈皮不用处理就可以收藏,普通卖家或者柑农的陈皮就需要呢?这就涉及到一个“专业化仓储”的问题了。

  一般货量大的“品牌”,其销售的陈皮在消费者拿到时候,都是经过专业除湿或者除虫处理的,因此干爽度会比普通民间卖家手上的陈皮“干燥”许多,就以含水量为例。专业化处理过陈皮,因其出仓库包装前就是按“吨”计算,因此在仓储时,其环境会更加注重,毕竟这是一门大生意,经不起蛀虫发霉等耗损。

  而普通卖家自己收藏的陈皮,一般是“即卖即拿货”的周转模式,需要出售的时候才包装起来,其仓储条件是没有大品牌完备,因此,老李认为,如果你购买的陈皮是具备非常完备的产品包装的,你可以省去很多收藏的功夫;而你买回来的是散户商家的陈皮,那么就需要收到后进行处理(如自行翻晒除湿)后再封装收藏。

  中国南北的气候区分一般从地理上说是以“秦岭”为界限,但从陈皮的存放角度,一般是以常年的“湿度”和“温度”区分。鉴于此,老李就以长江分南北,以“沿海”和“内陆”分东西,扼要说说如何存放陈皮。

  下面几个要点,也是根据我国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提出的存放陈皮的要点。

  

  发霉的新会陈皮

  “南方地区”存放陈皮的要点:防潮、密封

  南方地区多表现为春夏潮湿,梅雨天气多发,而秋冬季又以沿海地区的温带海洋气候为多,复杂多变的气候给陈皮爱好者在如何存得“一片好皮”上可以说费尽了心思。

  如果以存放茶叶的标准来陈化陈皮,其实也未尝不可。不过茶叶大多数是经过杀青烘干等操作,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霉菌和蛀虫发生源头,而且也没有陈皮的“纤维”吸收水分,在收藏时很多朋友把茶叶跟陈皮混放,而出现陈皮发霉蛀虫但茶叶完好的情况。

  所以南方地区的朋友,特别是没有专业打造“标准仓”条件的朋友,首要做的事情学会控制好陈皮的含水量,即存放环境的“湿度”。

  

  

新会二红柑



  以3年内的新皮为例,因为尚未完成陈化,其柑皮的糖分和水分含量比较高,而内囊的纤维量也比较高,所以这时候一旦受潮,其结果就是霉变。

  因此当我们拿到3年以内的陈皮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封存以前自行“晒干”皮的水分。其操作也不难,就是简单的凉开陈皮,放置在太阳底下晒半天即可。晒完的陈皮会呈现硬而不脆的状态,是为最佳。最后待晒完的陈皮恢复室温,就可以封藏起来。

  这样的操作可以有效地保证你在收到陈皮时,把新皮的水份蒸发殆尽,防止后期的陈化中反复受潮。目前市面上普遍采用的“干仓”存皮,就是这样的操作。

  如果你没有晒的条件,也没有抽湿机器,也可以利用“空调”制冷的作用,放置在房间吹空调一晚上时间,也可以做到抽湿的效果,然后趁着陈皮“干硬”的状态,封装起来。

  老李曾经说,“干仓皮”是不利于陈化速度的,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温度和湿度都无法控制的情况,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最安全”的办法收藏陈皮。

  

  

蛀虫的新会陈皮



  “北方地区”存放陈皮的要点:远离供暖、风口,切勿“加湿”

  这里的北方地区,老李一般定义为北京、河北、内蒙、东北以及西北等比较干燥的地区。又或者说,凡是冬天需要供暖的地区,都可以定义为陈皮分区中的“北方地区”

  大部分北方朋友的陈皮在过去几年的存放中都很少会出现发霉,但蛀虫的情况就时有发生。而蛀虫一般在冬季,处于供暖的环境中,大红皮虫卵会加速孵化,侵蚀内囊。跟南方地区蛀虫的时间不一样,北方地区蛀虫是因为供暖环境中陈皮达到孵化虫卵的条件触发的,而南方多发蛀虫是在春夏季,而干燥和低温环境,虫卵是无法孵化的。

  因此,在北方的朋友不要以为温度低就无视蛀虫,相反,在暖气的条件下,北方的存放陈皮环境更适合蛀虫生长。因此,老李就对北方的朋友提出,宁愿让陈皮处于“寒冷”的状态下,也不要把陈皮放置在“暖气”的环境下。

  

  

晒干的二红柑皮



  另外,也要注意北方干燥环境下陈皮含水量问题。特别秋冬季节北方地区的湿度非常低,导致的陈皮很容易“干裂'和陈化速度降低的情况,其主要表现为冬天时候陈皮的自身断裂,以及休眠的情况,某些朋友为了激活陈皮的陈化,采用了”晒水“来保湿。

  “晒水”固然可以提高陈皮的含水量,但改变陈皮的周遭环境,而一旦晒水量过多,分担不会让陈化加速,还会导致“发霉”,特别是寒冷环境下陈皮含水量的增加,因为其无法自身挥发消耗水分,待天气回暖时,冬天加湿的陈皮,会在春天升温时快速霉变和蛀虫。

  因此,对北方朋友的存皮建议,就是离开“暖气”防止过热;也不要放置在“风口位”以防冷裂;最后不能私下加湿,以免春季霉变。

  

  

新会大红柑皮



  无论南北地区,陈皮存放都需要知道的“通用要点”

  总的来说,新会陈皮的收藏,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首要注意的,都是“防霉”。

  用科学的说法,就是控制其含水量的异常情况。如果没有恒温恒湿的环境,那么只能通过“晒”来控制湿度。陈皮最佳的陈化环境就是温度26℃左右,相对湿度50%左右,如果可以长期保证陈皮处于这样湿度和温度,就可以达到持续陈化的效果。

  如果读者朋友们家庭中难以达到最优的环境条件,就需要改变思维,防止最差的情况出现,毕竟陈化可以缓慢一些,但一旦陈皮蛀虫或者发霉,就是不可逆转的结局了。

  许多朋友理解的“陈化”就是把陈皮放好,密封保存好,就可以让陈皮自身氧化陈化,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陈化”一词对消费者的误导。

  所谓“三分看皮,七分看陈”。陈皮的“陈化”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陈化把握到位的柑皮,即使“产区”不及核心的柑皮,也可以变得十分优质。相反,如果是不注重陈化的柑皮,哪怕是来自最最最核心产区的柑皮,最后的陈化结果都只会是“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