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怀新会陈皮
陈皮文化
新会陈皮的历史,您了解吗?
来源: | 作者:中怀小娅 | 发布时间: 2022-03-08 | 1778 次浏览 | 分享到:
陈皮记录最早于《神农本草经》距今有千年历史,被列为上品,又名橘皮。古人云:“ 橘皮以色红日久者为佳红皮,陈皮。”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记载:“ 橘皮苦能泄能燥,辛能散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泄、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可见其疗效。








老话说:“ 一两陈皮一两金”。这是陈皮独有的特性,使其越陈越香,年份越久价值越大。 

崇尚药食同源的我国,新会陈皮,在清朝时期最为备受追捧,一些宫廷高级药房,都以陈皮入药。《中医手册》中记载:“ 橘皮已广东新会所产为佳。” 在公元205年-公元210年之间,“医圣”张仲景,也在著书《伤寒杂病论》中提到橘皮入药,并有润肺、止咳、化痰、健脾、顺气、止渴的药效。

此外,《纲目拾遗》、《本草求原》、《四川中药志》中也都有记载着陈皮功效不仅能治病,还可做养生。时至今天,陈皮还能对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起保护的作用。所以说,陈皮当之无愧是天然养护血管的健康佳品,它对多种现代慢性病有极好的调理效果。

   新会陈皮与凤凰的邂逅


新会陈皮的制作原料茶枝柑,以新会梁启超故居后凤山之巅的熊子塔上能目之所及的土地都是优良种植区而关于新会陈皮的由来,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在两千多年前,一对美丽的凤凰奉命将两颗珍贵的茶枝柑种子带回天庭种植。在途经一片名叫新会的土地时,顿时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一条逶迤蜿蜒的水道绕着青山延伸,余晖从云间倾泻到湖面上,水面像是铺满从天而降的钻石,波光粼粼。山在夕照下很是温柔,像是微醺的仙子。


这对凤凰彻底沉醉于此美丽风景中,居然遗忘了自己身负重任反倒在湖边的山顶玩耍起来。夜幕降临之时,凤凰才想到有任务在身,匆匆忙忙飞回仙界,却把二颗宝贵的茶枝柑种子落在了山上。令凤凰为之入迷的那一片海域就是闻名的银洲湖。在新会这片如梦幻仙境般富饶土壤的创造下,加上银洲湖上等水质的滋润,二颗茶枝柑种子健康成长。当地的老百姓心怀感恩老天爷恩惠的同时,发觉枝柑的柑皮晒制后具备浓厚的香味,而且有健脾养胃,去湿气止咳化痰的功效。在上百年前便逐渐大范围栽种新会柑,新会陈皮自此开始相传


广陈皮的由来


南宋宋理宗年间,有黄夫人米氏出身名门,自幼饱读诗书,精通药理,诏侍杨太后前后四年,因期间杨太后得了乳疾,御医们都束手无策,黄广汉采用在新会栽培的一种柑橘(如今的新会大红柑)用特制之法所制成的药材陈皮交给其夫人米氏为杨太后医治,米氏便用此皮为君药,慢慢地治愈了杨太后的乳疾。

康复后的杨太后喜不自胜,唤来米氏详细了解神药的名称及出处。因为其制法为其丈夫黄广汉所创,于是将其丈夫名字中“广汉” 中取“广”字作为这种药材的名字,称“广陈皮”以区别其他橘陈皮(在此以前还是称橘皮,在此以后才出现广陈皮)。当时的“廣” 是繁体字,“广”字头“黄”字底, 寓义黄氏所创。

杨太后对此广陈(陈皮)的功效和黄夫人的医术大嘉赞赏,奏请宋理宗皇帝用“邦显一品夫人”对黄夫人米氏加以封赏,广陈黄氏族谱云:“调治后乳,著手成春,,敕封邦显”。


虽然关于“广陈皮”名称的来历只是个传说,无法考证,但广陈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中均被收录,这便已经足够。直至现今,新会陈皮更是成为了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不仅可以入药,也可以作为保健食疗,进行日常养生,还可以冲泡作为茶饮品味。